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 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马同党 联系人 马同党
通讯地址 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
联系电话 13839210781 传真 / 邮政编码 456282
建设地点 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
立项审批部门 浚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豫鹤浚县制造[2016]25235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666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5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85.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7.14%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年 月
内容及规模
1、建设项目概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建材市场的日益兴盛,各类建材需求量剧增,对建材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各种规格的碎石子是我国传统的建筑材料,在以往我国的城乡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碎石子生产技术成熟,
销售市场广阔,资源丰富。
正是基于以上情况,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建设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占地26667m2,总建筑面积2749m2,本项目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石和城镇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等,项目建成后年产骨料和机制砂30万吨,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建筑行业提供必不可少的原料来源。
表1 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项目基本内容 项目名称 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 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环评文件类别 登记表□报告表■报告书□
劳动定员 6人
工作制度 单班8小时,年工作日300天
产业特征 投资额(万元) 500
环保投资(万元) 85.7
产业类别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本项目属于工业中的制造业)
行业类别 U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类别 高成长性产业
5个行业总量控制行业 不属于
投资主体 私有企业
厂址 省辖市名称 鹤壁市
县(市) 浚县
是否在产业集聚区
或专业园区 否
流域 属于海河流域
排水去向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项目单位定期清运,沤制农家肥。
本项目污染因子 ①废气: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主要为破碎机破碎过程、筛选过程产生的粉尘及卸装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②废水: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项目单位定期清运,沤制农家肥;
③噪声: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④生活垃圾: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本项目为新建性质,经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不属于该目录中淘汰、限制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和选址已经浚县新镇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用地属于建设用地,符合新镇镇土地利用及总体建设规划。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U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其他,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浚县黎新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的委托,天津青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自接到委托后,坚持求真、务实、客观的原则,对该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现场踏勘,并对项目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和调查,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2、建设地址
本项目位于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项目南邻黎新砖厂,北侧为小道,西侧、东侧均为农田。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1。
3、建设内容
3.1主体工程
土建工程见表2,设备情况见表3。
表2 项目土建工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建筑面积(m2) 结构 备注
1 生产场地、成品堆场 2560 钢构 未建
2 办公生活用房 169 钢构 未建
3 辅助用房 20 钢构 未建
4 总建筑面积 2749 ∕ ∕
表3 项目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锤式破碎机 PCZ1620 2 禁止使用国家限制类淘汰类设备
2 振动筛 3KYZ3070 4
3 地秤 / 1
4 铲车 / 1
5 运输车辆 / 4
表4 项目产品一览表
序号 产品 设备名称 产量t/a
1 骨料和机制砂 0-5mm 6万
2 5-10mm 9万
3 10-20mm 9万
4 20-30mm 6万
3.2配套工程
3.2.1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浚县新镇镇供电所统一供给,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3.2.2给排水
给水:本项目用水由场区自备水井统一供给,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排水: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项目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
4、主要原料和能源消耗
表5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备注
1 废矿石、建筑废弃物 t 30万 外购
2 水 t 1572 由自备水井统一供给
3 电 万kwh 4.8 由浚县新镇镇供电所供给
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6人,均不在厂区内食宿,实行单班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为300天。
6、环保设施及投资估算情况
表6 环保设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类别 名称 数量 投资估算(万元)
废气治理 喷头喷水装置(进料口、出料皮带口) 1套 1.0
集气罩+袋式除尘器+15m排气筒 2套 20.0
料场密闭+喷淋装置 / 30.0
传送皮带密封罩 2套 1.0
进出车辆冲洗台 1台 1.0
厂区地面硬化 / 30.0
废水治理 化粪池 1×3m3 2.0
噪声治理 减震垫 若干 0.4
固废治理 垃圾桶 1个 0.3
合计(万元) 85.7
备注: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14%(85.7/500×100%=17.1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浚县隶属省辖市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3°59′-114°45′,北纬35°26′-36°02′。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交通便利。
2、地质条件
浚县位于华北拗陷区,地层出露简单,83%的面积为第四系所覆盖。在大山、浮丘山、善化山、象山、同山、白寺山有上寒武系零星出露,火龙岗及其以东有上第三系出露。
浚县位于第三阶梯的东部平原,包括淇河平原、卫河平原、黄河故道平原,面积约640.3平方公里,以第四系黄土覆盖为主,除东部少数沙地外,大部分土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便利,是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区。该地具有独特的沙质有机土壤地质,非常适合花生种植。当地盛产的“善堂花生”久负盛名。
3、气象条件
按气候类型划分,浚县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历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全年平均气压1009.3hPa。平均气温13.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17.1℃。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年均降水量619.7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该时期降水量占全年的48.7%。冬季(12~2月)降水稀少,其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7%。年蒸发量1785.5mm。
4、水文条件
(1)地表水
浚县有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简称共渠)3条河流,骨干沟渠10条,支流42条。分属黄河和海河两个流域,3个水系。
卫河系海河支流之一,发源于博爱县皂南和辉县百泉,全长347km,流域面积555km2。卫河浚县段自新镇乡双鹅头入境,经新镇、小河、城关、城镇、屯子、王庄6个乡,至苏村北入内黄,长79.5km。河床宽60~80m,纵比降1/1000~1/1200,是浚县主要地表水资源。目前卫河省控断面在五陵镇,根据《鹤壁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其2011年责任目标COD为65mg/L,NH3-N 8mg/L。
浚内沟原为除涝沟渠,起源于浚县县城东南方向的角场营村,至内黄县草坡入卫河。全长27.08km,汇流面积180.50km2,设计流量13.9m3/s。自南向北穿过浚县县城,无天然径流汇入,是浚县的主要纳污沟渠。
(2)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靠自然降雨渗入补给。平原地区属于第四纪松散含水层,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207万m3。项目选址处为一般富水区,地下水埋深为3~8m,局部大于15m,含水层不一。涌水量为10~20t/h.m,单井出水量为50~70m2/口。深层地下水水质好,对砖石、砼无腐蚀作用。
5、交通条件
浚县交通极为便利,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 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工程、京汉广国际通讯光缆均穿境而过,汤鹤、新荷、汤濮铁路分布两侧,并与京广铁路相连。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便于原料收储和成品的销售。
6、矿产资源
浚县物阜源丰,阡陌生金。石灰岩,大理石,页岩,型砂,钙基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
7、植被
浚县以第四系黄土覆盖,各层分布较稳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县境内由于长期人类活动,已无自然植被群落,主要为农田、林木,植物种类主要以农作物、经济作物及田间树木杂草为主,本次评价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存在。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区域人口
浚县辖辖1乡6镇4个街道办事处:善堂镇、王庄镇、屯子镇、白寺乡、新镇镇、小河镇、卫贤镇;黎阳街道办事处、浚州街道办事处、卫溪街道办事处、伾山街道办事处。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人口70.3万。
2、工业经济
2015年,据初步核算,全年我县生产总值完成1682339万元,同比增长8.1%,在全市位列第三(不含开发区,下同)。其中一产303379万元,同比增长4.1%,二产930313万元,同比增长9.1%,三产完成448647万元,同比增长8.7%,在全市排第四。经测算,2015年全年,一产对GDP的贡献率为9.3%,比去年同期的6.8%提高了2.5个百分点;二产对GDP的贡献率为65.4%,与去年同期的72.6%相比,降低了7.2个百分点;三产对GDP的贡献率为25.3%,与去年同期的20.6%相比,提高了4.7个百分点。通过以上比较可知,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加大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会日益消减,第三产业会逐渐成为左右GDP的中坚力量。
3、农业经济
浚县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枣,苹果、蔬菜、畜禽等,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之称。浚县是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整县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冬小麦原种生产基地县,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畜牧强县,连续18年荣获省"红旗渠精神。
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隋唐时期国之重仓——黎阳仓,被列入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浚县农耕文明历久弥新,截止2015年,全县耕地108万亩,基本农田8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0万亩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小麦基地县、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建制高产创建连年领跑全国同面积单产水平,30万亩高标准粮田成为全国的标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建设了王庄生态农业区和鹤浚快速通道生态旅游带“一区一带”,总投资16亿元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全面启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鹤浚快速通道生态旅游带初具雏形。
4、社会保障及文化
2013年新增城镇就业11357人,实现再就业27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总投资8亿元的1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展顺利,竣工保障房3060套。8个乡镇敬老院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投资1560万元,解决了2.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13年,《浚县城乡总体规划》、《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专家评审。总投资4700万元的卫河路北段、霄河路南段等5条城区道路竣工通车,初步形成了"5纵6横"城市路网,县城面积拉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16万。浚州公园一期建成投用,公安技侦大厦、卫生防疫科研大楼主体竣工,文化艺术中心、教育园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黎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投资3000万元,对城区道路进行了绿化美化,城区绿地率达到19.5%,人均占有绿地面积3.2平方米,主要道路绿树成荫,重点街区亮化成景,城市品位全面提升。
5、名胜古迹
浚县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它与城区联为一体,交通便利,吃住方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一处假日旅游,观光览胜的好去处。先后接待了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年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2002年通过国际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
浚县境内有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碧霞宫、千佛洞、天宁寺、恩荣坊等。据调查,该建设项目500m范围内没有地表文物古迹分布。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本项目位于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本项目采用河南宜测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0月04日~10日对《浚县鑫钊建材厂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西南约1.5km处)的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SO2日均浓度值为0.039~0.049mg/m3,NO2日均浓度值为0.028~0.035mg/m,PM10日均浓度值为0.111~0.128mg/m3,TSP日均浓度值为0.185~0.234mg/m3,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标准。
2、地表水
项目西北侧约1.1km处为长虹渠,最终汇入卫河,根据2016年第36期(2016-09-19~2016-09-25)河南省地表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周报的监测数据,地表水卫河浚县王湾断面的监测结果,COD平均浓度为22.0mg/L、NH3-N浓度为0.51mg/L,TP平均浓度为0.36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838-2002)V类标准(COD≤40mg/L、NH3-N≤2.0mg/L、TP≤0.4mg/L)。
3、声环境
项目厂界昼间噪声值在55.1dB(A)~57.9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44.9dB(A)~48.0dB(A)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4、生态环境
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区域天然植被几乎无残存,以人工种植植物为主,区域内未发现珍稀动物存在,附近无自然生态保护区。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经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未发现珍稀动植物保护物种,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7。
表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相对方位 相对距离 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 小屯村 NE 35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马行村 SW 330m
焦行村 SW 700m
杜行村 W 930m
地表水环境 长虹渠 NW 1.1k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Ⅴ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中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 SO2 NO2 PM10
日均浓度限值(mg/m3) 0.15 0.08 0.15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COD≤40mg/L、NH3-N≤2.0mg/L、TP≤0.4mg/L)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15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颗粒物≦5.0kg/h、120mg/m3及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
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限值70dB(A)、夜间限值55dB(A)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60dB(A)、夜50dB(A))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废水不外排,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施工期
营运期
注:虚线范围内为重复工艺,破碎一次能满足规格要求的就无需再次破碎、筛选。
图3 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生产所需原材料均为外购。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由场外卸至厂区原料堆场,废矿石、建筑废弃物由铲车加入破碎机进行破碎,经锤式破碎机(可设置骨料规格)破碎后,这部分物料由皮带输送直接进入振动筛内筛分,由振动筛分选出不同规格的骨料或机制砂,运至成品堆放区存放,不符合规格的骨料通过传送带返回到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再次进行筛选,符合规格的骨料运至成品堆放区存放,整个过各由电脑进行控制。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1、废气
主要为地面硬化、物料运输及堆放等过程产生的扬尘。
2、废水
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与施工人员的洗漱废水。
3、噪声
主要为机械设备施工所产生的噪声及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营运期:
1、废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主要为锤式破碎机破碎过程、筛选过程产生的粉尘及卸装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2、废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项目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
3、噪声
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处理后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物料堆放场 扬尘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营运期 生产车间
料场
其他场所 粉尘 有组织 796.9mg/m3,3.825t/a 40mg/m3,0.191t/a
无组织 0.0898mg/m3,0.941t/a 0.0898mg/m3,0.941t/a
水
污
染
物 施
工
期 机械冲洗废水 SS / 收集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
洗漱废水 COD、NH3-N
营运期 生活污水
(排放量57.6t/a) COD 150mg/L,0.0086t/a 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建设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
NH3-N 16mg/L,0.0009t/a
固
体
废
物 施
工
期 施工场地 建筑垃圾 73.2t 分类收集后可回收部分直接供项目使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至市政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生活垃圾 0.225t 收集后运至垃圾中转站,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营运期 生活区 生活垃圾 1.206t/a
噪
声 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源强在80~90dB之间,通过安装减震垫、厂房隔音等措施,厂界噪声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主要生态影响:
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区域天然植被几乎无残存,以人为绿化为主,区域内未发现珍稀动物存在,附近无划定的自然生态保护区,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为厂区地面硬化、料场密闭(将破碎、振动、料场全部设置到一密闭生产车间内)等环保措施的建设。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来自于施工场地地面硬化、建材的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产生的扬尘。
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地面扬尘,这些扬尘尽管是短期行为,但会对附近区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施工时应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以降低扬尘。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建议施工单位采取如下措施以降尘、防尘:
①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应采取围挡、围护以减轻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②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根据资料显示,施工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28%~75%,可大大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大风天气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③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篷布减少洒落。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所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
④使用商用混泥土,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⑤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必要时对固废堆放场地加盖篷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
⑥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上述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因此本项目采取以上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是可行的,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扬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较大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的洗漱废水。
2.1机械设备冲洗废水
施工机械投入使用过程中,实际冲洗次数相对较少,水量小,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SS,收集后用于泼洒施工场地抑尘,不外排。
2.2施工人员的洗漱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约一个月,即30天,施工人员约15人,不在施工现场食宿。由于条件限制,施工人员洗漱用水较少,用水量按20L/人·d计算,用水量为0.3t/d,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洗漱废水排放量为0.24t/d,即施工期洗漱废水排放量为7.2t。废水经收集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
本项目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的洗漱废水成分较为简单,用于泼洒地面抑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3.1噪声源及源强
工程施工噪声来源包括:场地平整、结构等阶段,主要为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以及施工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经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噪声源强类比调查分析,确定拟建工程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现场(场址区内)的声源噪声。
表8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值一览表
等效声级Leq〔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距声源1米处A声级 噪声叠加值
场地平整 推土机 84 88.7
挖掘机 86
装载机 80
结构 振捣棒 88 88.8
电锯 81
3.2预测计算
施工噪声预测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只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公式如下:
LA=LA(r0)-20lg(r/r0)
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
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该点的总声压级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LP——某点叠加后的总声压级dB(A)
Li——第i个参与合成的声压级强度,dB(A)。
预测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9。
表9 各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一览表
序号 施工阶段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dB(A)]
1m 5m 10m 20m 30m 40m 50m 100m 150m 200m
1 场地平整 88.7 74.7 68.7 62.7 59.2 56.7 54.7 48.7 45.2 42.7
2 结构 88.8 74.8 68.8 62.8 59.3 56.8 54.8 54.0 45.3 42.8
注:加粗的数据为其昼间达标距离对应的噪声值,斜体加粗的数据为夜间达标距离对应的噪声值。
3.3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
鉴于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一定区域内移动,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现场噪声贡献值昼间10m、夜间50m处可达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经现场踏勘,距离项目最近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北侧约230m处的焦行村,施工噪声超标距离内不存在敏感点,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为进一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采用如下措施控制施工噪声:
⑴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
⑵采用屏障,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外围设围挡,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
⑶加强管理,施工及来往运输车辆禁止鸣笛;
⑷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次日6:00时段内,禁止施工;如确因工艺要求必须连续施工时,应报浚县住建局质监站批准,获得批准后报浚县环境保护局备案,提前3天公告周围单位及居民,方可夜间连续施工;
⑸日常应注意对施工设备的
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可降至最低。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4.1建筑垃圾
本项目施工建筑面积为2749m2,建筑垃圾产生量以40kg/m2计,则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为73.2t,产生的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外运至市政部门指定的的垃圾堆放场,可回用部分供项目营运期使用,不能回用的在外运过程中应适当洒水,并采用篷布遮盖,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
4.2员工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约一个月,即30天,施工人员约15人,由于条件限制,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kg/d,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225t。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总之,施工期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将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施工期造成的生态影响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1破碎筛选粉尘
主要为破碎筛选工序产生的粉尘。整个破碎筛选工序均在密闭车间内进行,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在破碎前用水管对原料进行喷洒,使原料在破碎及输送过程中保持湿润状态,同时在车间的密闭作用下,大部分粉尘自然沉降在车间内部,由员工定期收集运至石粉仓库。破碎和筛选工序粉尘产生系数按0.015kg/t物料计,本项目原料量为30万吨/年,则本项目破碎、筛选工序粉尘产生总量为4.5t/a。
根据本项目的工艺情况及《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2016年度蓝天工程暨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鹤政办〔2016〕16号),评价要求企业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设密闭的生产车间,使粉碎和筛分工序在车间密闭条件下进行;
②在粉碎机及振动筛上方设置集气罩,并引至袋式除尘器,通过15米排气筒排放,并定期清理袋式除尘器内的石粉;
②在车间安装联动喷淋装置,在破碎机进料口和出料皮带口进行喷淋;
③对传送带等物料输送设备进行密闭遮盖;
④在输送皮带跌落点处安装通口口袋,降低跌落点,并进行喷淋,减少起尘;
⑤料场密闭,并配备自动喷淋、覆盖等抑尘设施;
⑥对场地进行地面硬化。
⑦在厂区门口附近设置冲洗台,对进出厂区车辆进行冲洗,减少扬尘的产生。
本项目破碎、筛选工序粉尘的产生量为4.5t/a,环评要求破碎机与振动筛上方设置集气罩,然后通过袋式除尘器处理,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本项目集气罩收集效率为85%、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5%,风机的风量为2000m3/h,则粉尘有组织排放量为0.191t/a,即排放速率为0.08kg/h、排放浓度为4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15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颗粒物≦5.0kg/h、120mg/m3)
未收集的粉尘通过车间加强通风无组织排放,排放量约0.675t/a。
1.2原料堆场粉尘
本项目废矿石、建筑废弃物存放于原料堆场,原材料均为固体块状,无粉料,粉尘产生量很少。为进一步降低粉尘的产生,环评建议建设单位按照《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2016年度蓝天工程暨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鹤政办〔2016〕16号)要求,料场需配备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单位拟将原料场封闭,并设喷淋装置。经类比同类型企业,处理后粉尘排放量约0.086t/a,粉尘排放量较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1.3运输车辆动力起尘量
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道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其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
W:汽车载重量,吨;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本项目的车流量:骨料、机制砂每天运输量约为1000t,单车每次运输量按25t计算,每天运输为40辆次。按以速度20km/h行驶其在不同路面清洁度情况下的扬尘量如下:
表10 车辆行驶扬尘量 单位:kg/km·辆
路况
车辆 0.1(kg/m2) 0.2(kg/m2) 0.3(kg/m2) 0.4(kg/m2) 0.5(kg/m2) 0.6(kg/m2)
扬尘 0.44 0.75 1.01 1.26 1.49 1.70
根据本项目的情况,建议项目建设方对厂区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定期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洒水,以减少道路扬尘。基于这种情况,本评价对道路路况以0.2kg/m2计,在厂区内行驶100m计算,项目汽车动力起尘量为0.9t/a。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及成品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评价要求采取如下措施:及时对厂区内地面进行洒水降尘;运输车辆要严密遮盖,以减少原材料的散落;对原料进行洒水,以减少原料中细小颗粒的扬起,在料场周围种植高达乔木等植物降低粉尘量,经采取措施后,可降低粉尘量约80%,粉尘最终排放量为0.18t/a,大大降低了运输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4项目粉尘年总排放量
各生产工序粉尘产排情况见表11。
表11 各生产工序粉尘产排情况一览表
序号 生产工序 粉尘产生量 粉尘排放量 单位 备注
1 破碎、筛选过程 3.825 0.191 t/a 有组织排放
2 0.675 0.675 t/a 无组织排放
3 原料堆场 0.086 0.086 t/a 无组织排放
4 运输车辆动力起尘 0.9 0.18 t/a 无组织排放
综上所述,经采取相应的防尘、降尘措施后,本项目有组织排放粉尘量0.191t/a;无组织排放的粉尘量为0.941t/a。
预测因子:
根据本项目大气污染因子的产生特征,确定本项目的大气评价因子为粉尘。
评价标准:
粉尘小时浓度限值质量标准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2二级标准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均浓度限值的3倍,即为0.9mg/m3。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考虑到本次环评评价区域地处农村平原地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System1.0计算,各计算参数为:
表12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达标情况汇总表
污染物种类 粉尘
排放量(t/a) 0.941
排放速率(kg/h) 0.392
源释放高度(m) 9
面源长度(m) 100
面源宽度(m) 60
注:本次评价无组织排放以生产车间、料场作为为同一整体面源。
表13 估算模式预测结果一览表
序号 距离(m) 粉尘
浓度(mg/m3) 浓度占标率(%)
1 1(东厂界) 0.01778 1.98
2 10(南厂界) 0.02581 2.87
3 39(西厂界) 0.04932 5.48
4 5(北厂界) 0.02113 2.37
5 50 0.05661 6.29
7 100 0.07934 8.82
8 200 0.0898 9.98
9 300 0.08931 9.92
10 500 0.08758 9.73
11 1000 0.05261 5.85
12 1500 0.03258 3.62
13 2000 0.02226 2.47
14 2500 0.0166 1.84
最大浓度及距离 0.0898 9.98
200m
经计算,无组织排放粉尘最大占标率P粉尘=9.98%<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导则规定,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项目排放的粉尘等级为三级评价,估算模式预测值可作为预测结果值进行评价。由上表可知,项目西厂界粉尘浓度最大,浓度为为0.04932mg/m3,厂界外最大排放浓度为0.0898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限值要求。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对于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废气需计算防护距离,采用附录A推荐模式清单中的A.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各计算参数见表14。
表14 本项目大气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表
废气种类 排放速率
(kg/h) 源释放高度(m) 面源长度(m) 面源宽度(m) 小时平均浓度(mg/m3) 大气防护距离(m)
粉尘 0.392 9 100 60 0.9 无超标点
经计算,确定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粉尘无超标点,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应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计算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指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构成类别从《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表5中查取;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所用参数取值及结果见表15。
表15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表
污染源 污染物
名称 项目所在地
平均风速
(m/s) A B C D Cm
(mg/Nm3) r
(m) Qc
(kg/h) L
(m)
搅拌区 粉尘 3.2 470 0.021 1.85 0.84 0.9 43.7 0.392 14.295
经计算,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在50m以内,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13201-91)中卫生防护距离级差要求,本项目确定卫生防护距离为50m(距面源边界),即西厂界外11m、北厂界外45m、西厂界外40m、东厂界外49m,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厂区北侧约420m处的小屯村,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建议规划部门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再规划学校、医院、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
2、水环境影响分析
为减少厂区扬尘,项目拟在厂区设置联动喷淋装置,洒水量按5m3/d计,则年洒水量为1500m3。该部分用水附着在喷淋物上,蒸发耗散,无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6人,年工作日300天。员工均不在厂区内住宿,生活用水按40L/(人·d)计,用水量约为72t/a;废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废水排放量约为57.6t/a。经类比,COD产生浓度为150mg/L、产生量约为0.0086t/a,NH3-N产生浓度为16mg/L、产生量约为0.0009t/a。建议建设单位建设一个3m3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项目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3.1噪声源强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锤式破碎机、振动筛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流动噪声。破碎机、振动筛等机械设备噪声源强为80~90dB(A),车辆的流动噪声源强为85dB(A)。建设单位在锤式破碎机、振动筛下各设置一套减振垫,共2套,以减少设备运行时的震动,减震垫一年更换一次。安装减震垫可降低噪声值约为15dB(A)。当声波入射到墙体表面上时,会反射一部分声场,降低噪声值约为10dB(A),经治理后主要高噪声设备噪声源强见表16。
表16 主要高噪声设备源强一览表
设备 治理前设备声源值dB(A) 治理后设备声源值dB(A) 治理措施
锤式破碎机 80~90 55~65 安装减震垫,加强管理
振动筛 80~90 55~65
运输车辆 55~60 55~60 慢速行驶,禁止鸣笛
3.2预测方法
以厂区内各主要高噪声设备为噪声点源,根据其距离四周厂界的距离及噪声现状情况,按经验法推算其衰减量,并预测各声源对四周厂界预测点的贡献值,然后与各预测点的背景噪声值叠加计算,预测项目完成后四周厂界的噪声值。预测公式如下:
LA=LA(r0)-20lg(r/r0)
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
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该点的总声压级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LP——某点叠加后的总声压级dB(A)
Li——第i个参与合成的声压级强度,dB(A)。
3.3预测结果及评价
本项目实行单班8小时工作制度,夜间不生产,不再对夜间进行噪声预测。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7。
表17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
厂界 距离(m) 贡献值dB(A) 昼间标准值dB(A) 达标状况
东厂界 3 55.5 60 达标
南厂界 8 46.9 达标
北厂界 11 44.2 达标
西厂界 42 32.5 达标
注:表中距离为设备至厂界距离
由表17可知,项目运营期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3.4流动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根据项目实际生产特点,本项目流动噪声源主要为原料卸料机成品装车过程产生的噪声、成品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为减小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①考虑到流动性噪声不易控制且持续时间短,首先应限制运输时间,严禁夜间和午休间(12:00~14:00)进行车辆运输和物料装卸,且车辆途径村庄时应减速行驶,严禁鸣笛。
②车辆在运输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交通法行驶,运输车辆到达厂区时由于调头、拐弯、倒车等会产生噪声,厂区处应疏导运输车辆,严禁运输车辆鸣笛,
③卸装物料时应熄灭运输车辆的引擎发动机,卸装完成之后车辆应立即离开。
④项目成品采用铲车铲入运输车,噪声产生原因主要为发动机的振动和装载机械噪声,企业应定期对装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设备处于较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异常噪声的产生。
根据现场勘查,周围居民距离本项目有一定距离,最近的为项目北侧230m处的焦行村,通过以上措施并加强管理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
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6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67kg/(d·人)计算,产生量为1.206t/a,建议设置一个垃圾桶,收集后运至垃圾中转站,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平面布局图可知,办公用房位于厂区南侧,生产场地及原料堆场位于厂区北侧,整个加工工序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工序相互衔接,减少了物料运输距离和半成品的运输距离,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厂区紧邻村道,交通便利,因此,本项目平面布局合理。
6、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项目建成后,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经分析,本项目选址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用地和选址已经浚县新镇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用地属于建设用地,符合新镇镇土地利用及总体建设规划。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7、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项目 污染源 治理措施 监测点位 验收内容 监测频次
废气 破碎、筛分粉尘 集气罩+袋式除尘器+15m排气筒 排气口 排放浓度 3次/周期,
2个周期
其他粉尘 喷头喷水装置(进料口、出料皮带口) 厂界
料场密闭+喷淋装置
传送皮带密封罩
进出车辆冲洗台
厂区地面硬化
废水 洗漱废水 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由建设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 / 1×3m3化粪池 /
噪声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减震垫、墙体隔音 厂区
周界 等效连续
A声级 昼夜各1次/天,连续2天
车辆噪声 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固废 生活垃圾 收集后交当地
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垃圾桶一个 /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
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物料
堆场 扬尘 高压洒水喷头装置全厂区覆盖喷淋 达标排放
运营期 生产
场所 粉尘
(有组织) 洒水喷头喷淋、集气罩+袋式除尘器+15m排气筒 达标排放
料场
进出口 粉尘
(无组织) 地面硬化、密闭、进出口设置车辆冲洗台
水
污
染
物 施工期 设备冲洗水 SS 收集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 不外排
洗漱废水 COD、NH3-N
运营期 生活污水 COD 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项目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 不外排
NH3-N
固
体
废
物 施工期 施工场地 建筑垃圾 可回收部分收集后供营运期回收,不可回收部分分类收集后运至市政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不造成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 收集后运至垃圾中转站,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运营期 生活区 生活垃圾
噪
声 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通过安装减震垫、墙体隔音等措施,厂界噪声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主要生态影响
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区域天然植被几乎无残存,以人为绿化为主,区域内未发现珍稀动物存在,附近无划定的自然生态保护区,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
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1、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项目为新建性质,已在浚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豫鹤浚县制造[2016]25235)。经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不属于该目录中淘汰、限制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项目选址可行性
本项目位于浚县新镇镇马行村村东,项目建成后,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经分析,本项目选址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用地和选址已经浚县新镇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用地属于建设用地,符合新镇镇土地利用及总体建设规划。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3、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标准。附近地表水体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838-2002)V类标准。厂界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4、施工期影响分析结论
4.1扬尘
主要为地面硬化、物料运输及堆放等过程产生的扬尘,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2废水
主要为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员工洗漱废水,收集后用于泼洒地面抑尘,不外排。
4.3噪声
主要为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以及车辆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经采取合理的降噪措施后,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GB12523-2011),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4.4固废
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收集后供营运期使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由建设单位外运至市政部门指定的的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5、营运期影响分析结论
5.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主要为破碎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喷淋、集气罩+袋式除尘器+15m排气筒处理后,料场及运输动力起尘通过地面硬化、密闭、喷淋处理后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15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颗粒物≦5.0kg/h、120mg/m3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要求。
5.2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建设单位定期清运,用于沤制农家肥,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5.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经基础减震、墙体隔音后,厂界噪声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206t/a,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二、建议
1、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50m,建议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准再规划环境敏感点。
2、严格落实环评要求,落实环保资金,建设污染防治措施。
3、加强环保设施的日常监管,强化环保设施的维护更新,确保环保设施以最佳状态运行。
4、在厂区内进行适当绿化,以南侧为主。
5、健全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
6、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生产操作的规范性,以减少不必要的物料浪费现象,从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7、确保环评建议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履行好“三同时”制度;
8、关心并积极听取可能受项目环境影响的附近人员、单位的反映。定期向项目最高管理者和当地环保部门汇报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同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若出现扰民或废气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现象,建设单位需立即停业整顿。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和“三同时”制度,落实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天津青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小港信息港看到的,谢谢!